文化吉林讲坛第324期
《水浒传》的侠义观
《水浒传》作为“四大名著”中与读者最贴近的一部,自有其独特的魅力。它为什么在明末出版业大爆发中脱颖而出?它的成功,是因为施耐庵一人之力吗?《水浒》中还有很多反常识的描写:好汉们食量如牛,他们的恩仇逻辑和道德尺度,也都与现代人的普遍认识相去甚远,而参照民国时候的“厚黑学”,宋江更可以在这个英雄世界中解读出别样的意味。
本期讲座将邀请文学博士,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窦可阳结合宋明之间市井生活的真实场景,与读者共读《水浒传》——感受书中描述的豪侠世界、十分真实的侠义观,以及形形色色、栩栩如生的人物角色。
主讲人:窦可阳,文学博士,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,吉林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学会副主任,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博士后,德国埃尔朗根大学、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。
时间:8月16日上午9时30分
地点:省图B1层多功能厅
注意事项:
1.无需预约,请9点20分之前入场。
2.为保护知识产权,未经授权,禁止录音和录像。
3.主办方将会对讲座进行全程录像,读者到达多功能厅会视同接受群像、特写等拍摄及传播。
4.遇不可抗力或极端天气,活动将临时取消,望周知。
撰稿:于婷婷
初审:胡莹
编审:张丹
复审:孙秀萍
终审:张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