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吉林讲坛第233期
中国古代游学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
“知行合一”“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”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代代相传的最为朴实的教育理念。我国的游学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,后历经两汉、魏晋南北朝、隋唐、两宋、元明清,几乎涉及到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方面。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、政治经济、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游学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特点。从周游列国的孔子、二十而壮游的司马迁、钟情自然的竹林七贤,到一生寄情山水的徐霞客、留学欧美的代表人物容闳,他们都在不同历史背景下践行着实现不同目标的游学活动。
本期讲座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孟爱云带读者回顾《中国古代游学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》,追溯中国传统游学的历史延续与发展,探究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等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。
主讲人:孟爱云(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)
时间:6月17日上午9时30分
地点:省图B1层多功能厅
注意事项:
1.无需预约,请9点20分之前入场。
2.为保护知识产权,未经授权,禁止录音和录像。
3.主办方将会对讲座进行全程录像,读者到达多功能厅会视同接受群像、特写等拍摄及传播。